全國政協召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途徑”情況通報和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召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途徑”情況通報和協商座談會
李衛紅出席并講話
4月22日,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邀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和教育部、民主黨派、中華職教社等部門相關人士座談,就現代職業教育教育建設體系有關情況進行通報,并對現代職業教育的調研工作進行協商。全國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出席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全國政協委員劉焱、李學春、許華、蘇華,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民革中央調研部調研員王聲平,民建中央調研部委員孫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總干事揚農,中華職業教育社研究部主任劉志芳參加會議。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辦公室張武軍、張蘇華、李嵬、劉建蓉一同參加座談會。
出席座談會的委員、代表對教育部近年來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就今后進一步開展調研提出了建議。
李衛紅代表教育部對參加座談會的政協委員和各方面人士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通報了教育部近年來建設現代職業教育工作情況。
李衛紅指出,要實現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轉方式、調結構離不開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撐。同時,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幫助困難群體脫貧致富,急需提升社會成員的職業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這些都要求我們應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努力推動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再上新臺階。
李衛紅強調,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必須面向全局、系統謀劃、統籌推進,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為引領,更新理念,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有用之才。努力做到適應需求,對接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建立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健全統籌協調的體制機制,構建有機銜接、多元立交的人才成長“立交橋”。大力開發適應技能型人才特點的教學內容與方式方法,形成良好的辦學條件和普惠政策體系,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文化價值觀。
蘇華在發言中表示,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我國教育領域的重大改革和制度創新,是對我國現有的職業教育領域的政策制度、目標定位、體系結構、發展方式等的全面突破?,F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需要來自教育內部和教育外部的共同作用,必須妥善地解決好來自國家戰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企業、行業、受教育者等多方位的復雜訴求。必須完成好探索中西部特別是民族地貧困地區的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新模式,增強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能力,各級各類職業教育的有效銜接和協調發展等三個方面的任務。
蘇華對更好地開展職業教育調研提出了建議。一是在區域選擇上,把部省共建的“貧困山區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畢節市和教育部批準的“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德陽市納入調研范圍;二是在調研對象上,重點關注產業鏈接覆蓋面寬的行業性職教集團和涵蓋多個教育門類的復合型教育集團,聽取行業協會、產業主管部門、大型企業的意見建議;三是把民辦職業院校和國際合作項目納入調研范圍。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左二),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 蘇華(右二),全國政協委員 孫潔(左一),中華職教社研究部主任 劉志芳(右一)



